极音乐听| 巴洛克的啄木鸟—竖笛 一个小小的恰空音乐会
曲目
Recorder Sonata in C TWV 41:C5
C大调竖笛奏鸣曲
Georg Philipp Telemann (1681-1767)
G.P. 泰勒曼
Paul’s Steeple
圣保罗教堂的塔尖
Anonymous (from the Division Flute)
佚名(收录于《笛子变奏曲集》)
Divisions upon an Italian Ground
意大利固定低音上的变奏曲
Robert Carr (1685-17??)
罗伯特. 卡尔
Sonata II (from Sonatae Unarum Fidium)
第二奏鸣曲
Johann Heinrich Schmelzer (1623-1680)
J.H. 施梅尔策
中场休息
Cinquième Suite in e minor
E小调第五组曲
Pierre Danican Philidor (1681-1731)
P.D. 菲力多尔
Recorder Sonata in d TWV 41:d4
D小调竖笛奏鸣曲
Telemann
泰勒曼
Greensleeves to a Ground
绿袖子变奏曲
Anonymous (from the Division Flute)
佚名(收录于《笛子变奏曲集》)
上海恰空古乐团现场演奏
了解竖笛
竖笛这种乐器想必大家都有接触过。尤其是孩子家长,小学低年级音乐课使用的竖笛可能给家长的听力和精神造成了永久创伤。历史上的竖笛又是什么样的一个乐器呢?
类似竖笛的吹管乐器自古就有;而它发展成类似现在的形制,则是在中世纪到文艺复兴时期开始的。在数百年的发展中,它逐渐从中世纪圆柱形的内壁发展为锥形内壁,大大提升了它的灵活性;在十七世纪末,它发展成了最终的样子:巴洛克竖笛。和之前的竖笛相比,巴洛克竖笛拥有了更多的色彩变化和表现力。这种样式的竖笛一直沿用至今——现在小学常见的高音塑料竖笛就是巴洛克竖笛的近亲。
在巴洛克时代到来之前,竖笛作为乐器一直是成群地出现,演奏着重奏(consort)音乐。这类多声部复调音乐未必是为演出而作,而更可能是用于娱乐和打发时间。毕竟在一个没有电视的时代,人们的娱乐活动少得多。演奏者也未必是达官贵人;有时在主人们大宴宾客之时,男仆马夫们会聚众演奏一些竖笛重奏。竖笛的型号非常多,从最小的garklein,到小学流行的高音,到独奏曲目偏爱的中音,再到比人还高的倍低音。
重奏使用的文艺复兴竖笛
当巴洛克时代开启之后,许许多多的乐器开始找寻属于自己的声音,竖笛也不例外。十七世纪上半叶,许多器乐独奏曲目还是笼统地为“高音乐器”而作(比如竖笛,小提琴,木管号等等),而到了十七、十八世纪之交的时候,越来越多的曲目开始基于一样特定的乐器,根据它演奏上的特性来谱写,导致了乐器制作、技法和音乐创作的齐头并进。这时候,便诞生了许多脍炙人口的竖笛音乐。
两支独奏使用的竖笛:左为巴洛克F调中音;
右为文艺复兴/早期巴洛克过渡式Ganassi G调中音
说到竖笛,便不得不提长笛。在很长一段时间内,长笛和竖笛平行存在,谁也不能取代谁。在命名上,两者皆带有“笛”字。比如在意大利语中,竖笛为flauto dolce (甜笛子),而长笛叫flauto traverso(横笛子);在法语中,竖笛叫 flûte à bec (带喙的笛子),而长笛叫做flûte traversière(横笛子)。这两种乐器的特性十分不同:竖笛是乐器中的啄木鸟,以清脆灵动见长,而长笛则像是天鹅,雍容华贵,细微的表达力极强。泰勒曼(Telemann)、匡茨(Quantz)等人甚至谱写过两种乐器的合奏曲,尤其是泰勒曼的e小调竖笛和长笛协奏曲,是古乐音乐会的保留曲目。
恰空古乐团2019年五月演绎泰勒曼的竖笛和长笛协奏曲
古典时期之后,因为乐团编制的增大和音乐风格的演变,竖笛在音量和强弱力度上的变化渐渐跟不上了,逐渐退出了历史舞台。在二十世纪初,德国的乐器制造商Peter Harlan更改了竖笛的指法,发明了所谓德式竖笛,进军基础教育界——竖笛无需调音,更没有活动的零件可以被孩子抠下来,理所应当地成了许多低年级音乐课的首选(然而这种指法的竖笛无法很好地演奏哪怕稍有难度的作品),折磨着众多家长和老师的耳朵。二十世纪下半叶,当古乐运动的风潮席卷欧洲,竖笛也和一众古乐器重新登上舞台,让观众重新发现它的美。
竖笛的美和许多古乐器一样,封在一个时间胶囊里。用正确的方式打开它,她会给你惊艳;用错误的方式打开它,会不得要领。所幸的是,恰空聚集了一众志同道合的演奏家,把在海外所学倾力奉献给故土的观众,让大家领略这陌生而又亲切的美。2020的疫情肆虐把恰空许多成员困在了海外,整整一年未能给国内观众带来节目了。在2021年初,我们终于能够组织起这一场小小的音乐会,希望能与很多故人相聚,也希望有新的朋友能来聆听我们的声音。
上海恰空古乐团 是中国第一个本真巴洛克古乐团,旨在使用纯正的古代乐器还原欧洲古代音乐的音色性格,并以欧洲早期音乐之学术研究为基础,高保真表现古代音乐的作品风格,为中国的观众带来纯正的17、18世纪之声。我们专注的不仅是古风,更是精研欧洲早期许多不为人知的音乐瑰宝甚至是世界范围内鲜有上演的臻品佳作。恰空是世界上第一个以华人青年音乐家为主体的古乐团体,团员皆是欧美各大音乐学府早期音乐专业的尖端人才,并有着丰富的舞台经验,活跃在亚美欧多个国家。
乐团成员
高孟麟于2016年创建了上海恰空古乐团,并带领乐团在东方艺术中心、贺绿汀音乐厅、上音附中国际室内乐音乐节、上海交响乐团巴洛克音乐节、上海之春国际音乐节、纽约大学、复旦大学的等场合演出与演讲。2019年,与乐团推出『蒙特威尔第在上海』,为中国第一张类似唱片。同年,进入荷兰海牙皇家音乐学院学习鲁特琴,并与大卫•斯特恩的烈火歌剧院在中国巡演。他曾在多种乐器上同业内许多名家合作,包括Elizabeth Wallfisch、Ingrid Matthews、Cynthia Roberts、Gary Wedow等。
曾就读于美国Oberlin音乐学院,主修巴洛克竖笛演奏,并于2013年获得学士学位;后就读于美国Longy音乐学院,主攻假声男高音并于2015年获得早期声乐硕士学位;同年于印第安纳大学雅各布音乐学院开始攻读早期声乐的博士学位,并有幸成为鲁特琴大师Nigel North的学生,学习西塔隆尼琴和通奏低音演奏。
竖笛演奏者,Ensemble Ancor古乐团联合创始人,大卫同盟古乐团、恰空古乐团成员。闫瑨的演奏足迹遍布奥地利、意大利、英国、西班牙、捷克、中国等地。曾在Carintischer Sommer、英国约克古乐节、上海巴洛克音乐节等众多知名音乐节中举办过音乐会。2017年受邀在意大利Novara现代音乐节中演奏当代作曲家Marco Lasagna的作品,获得作曲家本人的高度评价。
闫瑨以全优的成绩毕业于奥地利维也纳国立音乐与表演艺术大学竖笛演奏专业,获得硕士学位,是该校该专业自建校至今唯一一位来自中国大陆的学生,在校期间先后师从Hans Maria Kneihs教授、Carsten Eckert教授。她曾多次参加大师班,受到Kees Boeke,Walter van Hauwe,Andrew Lawrence-King等世界著名古乐演奏家的精心指导。扫码添加助教
咨询音乐会事宜
极音乐听在这里
上海市徐汇区喜泰路239号
LOFT尚街汇丰创意园 8号楼
(不进楼,花园对面)
往期精彩内容
极音乐听| “松”四重奏 漫步经典 贝多芬弦乐四重奏 音乐赏析会